……都说吃水果有益健康,不过,很多人总是担心有农药残留。加之最近还有报道说草莓中含农药会致癌,这让人们就更担忧了。
也因此,很多人买水果回家后都要仔细清洗,还要用洗洁精、洗涤剂,认为能够越来越好的去除农药残留,没有洗涤剂清洗的水果都不敢吃。是不是真的这样呢?真的有必要吗?
洗涤剂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香精、和色素等成分组成。在使用洗涤剂清洗果蔬时,其所含有的乳化剂成分能够分解油污,将难溶于水的物质变得易溶,使之变成可以溶于水的乳化物,然后通过表面活性剂将污物与待清洁的物体分离,继而通过搓洗和流动的水将其去掉。有些类型的洗涤剂中还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成分,可以有很大效果预防细菌增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在美国也有很多果蔬清洗剂,有很多都说用自己的洗涤剂洗水果能更好地清除农药残留。有的称比清水好98%,甚至好3倍、4倍、5倍、10倍的都有。
加州大学有研究对市场上常用的5种果蔬洗涤剂做多元化的分析,分别用这5种果蔬洗涤剂清洗果蔬,结果发现,果蔬洗涤剂清洗果蔬的确能够去除部分农药残留,但是都不能100%的去除,而且,跟清水冲洗相比,果蔬洗涤剂清洗果蔬也未达到他们宣称的高效,相反,果蔬洗涤剂与清水冲洗果蔬对于农药残留的去除其实无显著差异。
美国康涅狄格州政府的一个部门也曾进行过一项规模比较大的清洗去农残的研究。他们选取了28批次的生菜、草莓等果蔬,分别检测清洗前后几种常见农药的含量变化。他们使用了自来水、洗涤灵以及4种专门的“果蔬清洗剂”。结果发现,每种方法都能明显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这些专门的果蔬清洗剂的效果与清水没有区别。他们还发现,这些农药是否容易被洗掉,跟它们的溶解性关系很小,主要是被清洗时的机械运动所去除的。所以,用果蔬洗涤剂清洗水果并不会比清水更好。平时清洗果蔬时,在自来水下冲洗30秒以上,伴随着搓洗即可。
洗涤剂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直接与皮肤接触,还会跟我们的餐具、果蔬接触,所以,其原料的使用上一定要符合安全标准,才不会对人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一旦其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流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带来一些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就可能给健康埋下风险。
如果洗涤剂在正常过程中,在原材料的采购上、生产环节中等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就会导致洗涤剂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比如甲醛、铅、砷等超过国家标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研究之后发现,洗涤剂可能会出现其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砷和重金属等。
洗涤剂对人们健康会造成危害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清洗不彻底,很容易会有部分洗涤剂残留,洗涤剂中可能残留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会在饮食过程中直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给人的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当然,正规的洗涤剂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用洗涤剂洗与清水洗对于去除农药残留并无显著差异,反而还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吃进去对人体同样可能不利。事实上,美国农业部也建议消费的人在清洗果蔬时,不要用肥皂、果蔬洗涤剂等清洗剂。因此,清洗果蔬时,我们没必要用果蔬洗涤剂,最好也不要对洗涤剂产生依赖。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十分普遍,农药在果蔬中已经不可避免的会有残留。我们应该避免高毒性农药的滥用,也应该尽可能降低农药的存在。但是,在担忧农药之余,我们也应该明白两点:
第一,“检出农药残留”并不一定“危害健康”。任何农药都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这个量应该由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的。而且,制定这个安全量的时候,研究其毒性一般在动物身上进行,考虑到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要除以一个100来作为人的“安全剂量”,再根据人们每天可以吃到食物的最大量,来制定“安全上限”。所以,只要不超过这一上限,可以认为没有健康风险。
第二,“有多少种农药”跟“有害剂量”是两回事。不同的农药是针对不一样的虫害或者病害,作用机理一般不同。即使有同类的农药作用会累加,也还是根据其“残留量有多大”,而不是根据“有多少种”来判断是否有害。也就是说,如果每种的残留量都低于国家标准,那么危害可忽略;如果残留量超标,那么即使只有一种也还是不合格产品。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曾对我国居民膳食农药残留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我国绝大部分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均未超标。而且,调查还发现,我国部分农药的滥用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比如有机磷农药。总的来看,我们的祖国的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并不高。水果蔬菜大多美味,而且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不必因为一点农药残留的风险而拒绝水果蔬菜。平时吃果蔬时用清水冲洗、削皮等简易地处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去除一部分农药残留。新的食品安全法中也明确对高度农药进行了加强管理,逐步不会再使用,相信农药残留的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